第62章:大明风云变幻,有千条金龙
刘千户听了下属们的汇报完,忍不住疑惑。
“让我捋一捋。”
“岳麓书院的人,瞧不上李神医,然后李神医决定离开,于是赵才、国子监的常学士,还有苏县令,以及苏明,还有从朝廷下来的杨修杨大人,还有王御史中丞的儿子王权。”
“他们是夫子也是优秀的大才子。”
“李神医带着这些人以及其余学子们外出云游天下。”
“然后,你们从城门口的士兵口中得知:云游天下,实际上就是他们的【毕业实验】”
“这个实验是,为全大明各地输送大才。”
“让这些大才以李神医的谪仙名号,入驻全大明各个城池开始【先进义务教育】【义务为大明培养高级人才】。”
情报总结起来,与岳麓书院夫子透露的完全一致。
情报利于大明,利于朝廷。
这李神医在行圣人之事!
外出调查的锦衣卫们连连点头。
“而且,长沙府的百姓生活得很好,比京城那边都要好!”
“便宜的白糖,品质优良的精盐,冬天还能吃到他们口中的【大棚的绿色蔬菜】。”
“还有便宜的冬天几百文就能买到的【过冬棉袄】,据说是李神医的学生们从其它城的商会中收来的棉花种子在书院的领地内试种出来的。”
“千户,那什么超级组织,明显不存在长沙府啊;根本就没有什么组织祸害大明啊!”
“对啊,皇上的担忧是多余的;我没见到什么超级组织的祸害,只见到了安居乐业的百姓们;就算附近流民,都被李神医拉进来去工坊做工,每天还管三餐呢!”
“就是就是,我们自己一天都吃不了三餐,他们给流民一天三顿,还有肉蛋。”
“还有长沙府以前有倭寇与贼寇入侵,苏县令招募了一波几百人的乡勇;训练了一段时间,就去把贼寇,倭寇们都灭了;反正是没有什么超级组织在我大明的。”
“千户,那什么万书斋里的书从启蒙孩童到国子监级别的知识书籍都有;至于投稿方式是:匿名投稿——他们书斋没有任何知名小说家的联络方式。”
“万书斋的书籍我看了,全都让我大开眼界;皇上让这个书店关闭,实在有失公允。”
听着下属们有理有据的汇报,刘千户一脸无语。
他也感觉皇帝,突然感觉,好荒唐!
为了一个话本里的所谓的暗杀营就如此兴师动众来抓人。
而且绝世高手在大明的小说家,根本就难以找到!
有百户问:“千户,我们该怎么办啊,皇上交代的任务一个都没完成。”
对此,刘千户抚额,也露出了无奈的表情,“有人去吉王那边问过吗?”
此话一出,有年轻小旗举手。
“千户,我去拜访过王爷。”
刘千户问:“王爷对那话本,还有皇上所担忧的组织是否有消息?”
“没有任何消息,王爷曾经想去书院进修;但被拒绝了。”
“至于吉王,他也看过话本,他觉得没什么,不觉得有什么反皇权的;毕竟只是虚假的话本里的虚假组织而已。”
确认此次任务失败,除长沙府百姓生活在天堂之外,刘千户头都大了。
“所以,皇上兴师动众的把我们派来,就是查个不存在的组织,然后又去查个什么什么小说家。”
“还有,皇上让我请李神医进宫,我去请了,结果没见到李神医,人家早就带着学生周游大明了。”
“现在一看,三个任务全都没完成;就算完成,也得很久以后。”
“算了算了,先在长沙府待几日,再探探,什么手段都给我用上,这次可以暴力点,完成不了,坚决不回京城。”
“是!”xN
看完这一切,江哲止不住发笑。
“长沙府跟怀庆府两波锦衣卫处境,基本一致。”
“去抓一个不存在的组织,去抓一个只存在于话本里的虚构组织,怎么可能抓得住呢?”
“但非常可惜,当你们再次见到老李时,恐怕已经没有锦衣卫这个组织了。”
“到时候,你们连家都得被偷。”
“就算你们查到个所以然,到时候也已经来不及了。”
就这样,一批在长沙府的锦衣卫,另一批在怀庆府的锦衣卫双双无功而返。
当然,不是锦衣卫太弱;而是暗杀营的手段更高!
不夸张的说,长沙府内,80%的产业都与天地同盟会有关。
他们自然查不到什么所以然。
江哲抬手一挥,电视画面突然一转。
【三天后】
永寿宫。
朱厚熜正和陶仲文正在交谈。
“陶爱卿,算算时间,李神医应该快到了吧?”
陶仲文却无心回应,只见他突然掐指一算,眉头紧皱不已。
“万岁爷,不好;有大事要发生。”
朱厚熜一脸疑惑,“什么大事?”
陶仲文看了看随身侍卫,朱厚熜立马挥手,“离开。”
带刀护卫立马离开了永寿宫。
见四下无人,陶仲文一脸凝重地说:“微臣心有余悸;有大事要发生。”
“究竟什么事?”
“大明国运有损,凡尘有鲤鱼跃龙门卦象,龙昆浅滩。”
“鲤鱼不止一条。”
“不止一条,那有多少?”
只交陶仲文眼眸深邃,竖起一根手指。
“千条之半!”
此话一出,朱厚熜愣神一瞬,随即笑了。
他显然不信大明能有如此多数金龙。
若有那么多条龙,还要天子做甚?
朱厚熜被逗笑了,“看来陶爱卿最近多有劳累,卦象错到离谱,这是毋庸置疑的,今日过后,你回去多休息休息,让太医为你调理调理。”
“是,陛下。”
陶仲文面露怀疑。
他随意的一手卦象看见了500条龙。
那500条龙对圣上构成严重威胁,但威胁更大的是有一条金色巨龙从九重破开仙凡之门,将人间之龙斩杀。
话音落下,永寿宫门突然被敲响。
“万岁爷,急报。”
朱厚熜狐疑地在陶仲文和门口来回观望。
“陶爱卿,朕待你不薄;若你联合外人欺骗于朕,后果自负。”
“微臣不敢,微臣衷心于陛下;不敢有何二心。”
“进!”
门被推开,护卫将信封递上。
朱厚熜打开信件,一行大白话映入眼帘。
【怀庆府世子朱载堉悄然离城】
【据锦衣卫查探,世子被人携持;抵达九峰山脚的土屋之际;小世子已然不见,生死未卜】
【微臣不敢隐瞒消息;但微臣认为,据查探的情报与小世子失踪案有大关联】
【调查中,怀庆府出现‘仙乐’,奏出‘仙乐’之人,与小世子接洽过,而后消失不见】
【微臣斗胆认为】
【皇城有危!】
看到这,朱厚熜表情阴森得可怕。
他觉得朱载堉会自己离开,因为自己发配了他父亲。
这完全像是朱载堉干出的事!
至于朱载堉人身安全,他比谁都照顾好自己。
只是信封中提到了‘仙乐’,不得不让朱厚熜深思。
“之前小打小闹,求朕放你父亲一马,现在你胆子大了啊!”
“竟敢不通报就敢跟别人擅自离开怀庆府。”
“你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仙乐,仙师,谪仙降世?”
根据情报,朱厚熜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就在这时,宫外另一个锦衣卫跑了过来。
“万岁爷,急报。”
“又有急报?”
“是陛下,但是喜报。”
朱厚熜闻言,脸色阴森的表情方才消失。
接过信封,拆封,查看。
【陛下,刘千户率领我们二百余名锦衣卫已经抵达长沙府】
【据岳麓书院夫子透露,李神医已经离开书院】
【离开书院后,惹得一群学子跟随】
【近千名学子离开书院】
【根据长沙府城守告知,他们正在实行一种‘毕业实验’,学业所成后,前往大明各地讲课,教书育人】
【据刘千户认为,李神医是想将大明诸多书院培养出似杨修般经天纬地之才】
【再报,万斋书院已经查封,未找到书写话本之小说家,他们以匿名投稿方式,导致无人知晓其是谁】
【再报,长沙府出现了诸多我们大明没有过的器具】
【例如:蒸汽机,可节省人若干人力,12时辰不连断的工作】
【例如:注射式疫苗,可提前预防天花,牛痘等疾病;可大大提高大明百姓生命;避免生疾病而死】
【例如:剖腹产,在无病菌的干净环境下将孕妇的肚子剖开取出婴儿,再进行针线缝合,大大保证母子存活率;需搭配‘青天’配合治疗】
【...】
【据刘千户查探,所有的源头,都来自于‘李时珍’,一切的一切的技术与器具都来自于岳麓书院的李时珍】
【陛下,微臣斗胆认为,您一直寻找的李神医,他,有异心】
迅速浏览完,朱厚熜顿时被惊得瞠目结舌。
前面他们没有完成任务,让这位皇帝十分生气。
可越往下看,朱厚熜表情愈发惊悚。
他自然知道这些技术,每一项都是能改变大明各种状况的。
可是!
大明出现了如此重大的技术,甚至能左右天下的技术!
自己,竟然,不知道!
自己,这位九五之尊,竟然,完全不知道!
看完信封,朱厚熜不知该喜或惊抑或失望。
自己一直看好的李神医,竟然...
突然,朱厚熜释怀,脑袋也清晰了。
第一次锦衣卫失踪,第二次锦衣卫失踪。
或许...
一直都是李时珍,以及其势力所做为。
是李时珍不想见到朕,是李时珍不想满足朕的长生梦,是李时珍不想辅佐朕的天下!!!
怀庆府小世子失踪,信中提到“仙乐”。
两封信稍稍一集合,便能发现。
李时珍,确实有异心。
“哼,是想来一记挟皇侄以令诸侯吗?”
这一刻,朱厚熜脸上的表情愈发森冷,双眸中杀意肆起。
既然得不到!
那就...
扼杀,镇压。
秦始皇既然能焚书坑儒,我朱家人何尝不敢?
当然,朱厚熜完全想不到小世子敢推翻自己这皇叔的位置的想法。
陶仲文小声询问:“万岁爷,万岁爷?”
朱厚熜深呼一口气,一脸严肃地将两封信封递给陶仲文,“爱卿看看,这是你说的大事?”
陶仲文接过两封信,迅速浏览一番。
“这!”
他脸上的表情比朱厚熜愈发惊恐。
这里面每一项技术,都是能改变大明百年,甚至五百年的。
可是,他不知道,皇帝竟然也不知道。
浏览完两封信,陶仲文一脸凝重地点了点头,“万岁爷,有人越权,却从未汇报过。”
“尤其是长沙府的知县,从未上书他治下能改变天下的大好事。”
朱厚熜沉思着说:“他不敢。”
“万岁爷,怎么说?”
“长沙府的知府他不知道;而是有人不想把朕梦寐以求的长生术交给朕;甚至有人不想在朕的天下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朕日思夜想之人,竟然对朕以及朕的天下有异心。”
“怪不得朕苦苦追求,李神医却自始视朕的拉拢为恶意。”
说到此处,朱厚熜怒极反笑。
“爱卿,若有人不想让朕以及百姓过上好日子...”
“依照爱卿看,该当如何呢?”
此刻,朱厚熜脸上的表情愈发阴寒,有杀气迸发。
庞大的帝威压得陶仲文难以喘息,陶仲文自然点头附和,“那就杀,把那些有异心的人全部杀了;胆敢觊觎万岁爷的天下,统统杀掉!”
“万岁爷是要上朝?”
“是。”
“微臣这就去通知大臣们。”
看到此处,江哲一脸懵逼,“等等,等等,朱厚熜,你真的要这么双标的吗?”
“果然,这就是封建时代。”
“人家有大才,不想辅佐你;你就要杀是吧?”
“起码等你确定了李时珍对你有威胁后再动杀心,那就很光明正大...”
江哲顿时哑口无言。
“算了,做皇帝哪讲什么光明正大,他们只讲【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