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朱载堉同意李时珍造自家的反
讲述到这,李时珍看着一脸震撼,难以置信的朱载堉,便继续开口:
“之后洪武间的官员为维持体面的生活,普遍通过火耗、常例银等灰色收入敛财。”
“这最终导致明中后期贪腐成风。”
“大部分人家读书,科举,人求的不就是一个富贵么?”
“如果富贵求不来,权利享受不到;好,就算我都享不到;但你得让我养活家里几张嘴吧?”
“结果呢?”
“朱元璋让官员吃不饱饭,那人家当官为了个什么啊,闲得无聊吗?”
“所以谁不贪啊?”
“若你是洪武的官,你告诉我,你是寒门学子爬上去了,结果俸禄低到只能日常温饱;一旦多生了个孩子,就养不活了。”
“倘若你连家都养不活,你告诉老师,你贪不贪?”
该问题一出,朱载堉一愣,顿时哑口无言。
很快,朱载堉尴尬地支支吾吾地点了点头。
“我也贪。”
李时珍哈哈大笑,“那不就得了。”
“所以就有了:俸禄低导致官员消极怠工。”
朱载堉沉思着说:
“老师言之有理。”
“太祖他老人家没考虑到人性,他只想用暴力解决问题。”
“尤其是到了晚年时,他的暴力手段越来越恐怖!”
李时珍满意地点了点头,“是的,马皇后离开后,他就...那样吧,干啥啥不行,当权第一名。”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朱元璋的【养猪政策】。”
一听这话,朱载堉有些无法理解,“养猪政策,什么养猪政策,太祖就算种地时也没养过多少猪啊?”
李时珍笑了,“不是【猪】,而是你的姓。”
朱载堉一愣,“【养朱政策】?”
突然,他恍然大悟,明白了什么,“老师,这是否有点...过于直白说我们老朱家都是猪?”
“若是被别人听见,老师您...真的嫌命长。”
对这一句,李时珍没有为其道歉。
反而脸上的表情忽然严肃。
“听完你就知道老师说的错没错了。”
“老师您讲。”
“因为藩王制度规定,皇帝的儿子封亲王。”
“亲王的世子袭爵,其他的儿子为郡王,郡王的长子袭爵,剩余的儿子封镇国将军。”
“镇国将军的儿子封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儿子为奉国将军。”
“奉国将军的儿子就封为振国将军......”
“小朱,你就这样以此类推下去。”
“你老朱家的子子孙孙都可以做官,都可以享受朝廷的俸禄。”
“加之经过一代代的繁衍下去,到三百年左右,你老朱家的子孙后代,姑且粗算,就能达到恐怖的100来万。”
“届时,大明国家需要养活的人就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无底洞。”
“你们朱家的子子孙孙,都因为祖宗荫蔽。”
“他们可以没有丝毫的生活压力,他们一出生来就有官位在身。”
“他们不用经过努力就可以吃穿不愁。”
“所以,这些宗族子弟到后来很多都成了百姓憎恶的纨绔子弟。”
“他们不学无术,而且还祸害百姓;就像朱元璋的二儿子朱慡;在封地里胡作非为,最后被三位老女英雄毒死。”
“到后来,你们朱家子子孙孙都可以拿着朝廷的俸禄。”
“拿了钱,却又不为朝廷出力,反而成为了国家的蛀虫。”
“战乱时间,你们家那么多人,不上战场;却让平民百姓上战场;这说得过去吗?”
“到了明朝末期时,人家姓李的英雄第一件事,就是把你们的藩王给挨个宰了,甚至还有【福禄锅】”
“三百年左右,是一个王朝的极限,届时国家要养这些人的话究竟需要花多少钱呢?”
“这些钱从哪来呢?”
“不还是从百姓身上吸血?”
听到此处,朱载堉的脸顿时煞白。
他能感同身受,自己从出生就锦衣玉食。
直到十岁被封为世子,每个月都可以拿到朝廷的不少的俸禄。
而非王公贵族的百姓们,却衣不蔽体,一到天灾,甚至连饭都吃不上。
本质上来说,自己吃穿用,好像...
都是来自于老百姓!
自己一个人是这样,老朱家千千万万的人都是这样。
老朱家往后百多年都是这样;一旦发生天灾...
天哪,我竟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
一旦发生天灾,同时官员又贪的状况下,岂不是随时会灭国?
这一瞬间,朱载堉顿时明白了为何是:【养猪政策】。
以全天下百姓之手,供养皇亲贵族。
这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曾做过的。
老祖自以为是为老朱家后代子孙好;可没想到就是这举动失了民心。
朱载堉一脸震撼地问:“老师,难道没有我朱家好儿郎提出来吗?”
只见李时珍露出神秘的笑容,“你们朱家儿郎,聪明如你;你意识到了吗?”
朱载堉一脸迷糊地摇了摇头,“没有意识到。”
“那不就得了,聪明如你都没意识到;别人谁还能意识到?”
“这...那么官员呢,肯定有聪明的官员知道这个政策的缺陷吧?”
“嗯,早年的官员,甚至一些大才很早就意识到了;但没人去说这个问题——毕竟那时候大家都活五六十岁左右;又不是全心全意辅佐朱元璋。”
“比如:刘伯温。”
“在刘伯温眼里,你老祖一直都是那个【放牛娃】。”
“所以你老祖宗就想拼尽全力去证明自己,【我不是放牛娃,我也是有真材实料的】。”
“但可惜的是,在人家刘先贤眼里,你老祖宗无论如何努力,所做的事情如何证明自己不是放牛娃,那都不会让刘伯温刮目相看。”
“为什么,为什么老祖这样做,也得不到刘伯温先贤的称赞呢?”
朱载堉眉头紧皱,有些无法理解。
只见李时珍笑了,换了个说法,“如果,小朱,现在用我来替代朱元璋;你认为刘伯温会站在哪一边?”
此话一出,朱载堉下意识地脱口而出。
“老师这边。”
李时珍笑着问:“为什么呢?”
朱载堉直言不讳:“因为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甚至老师在元末的话;以老师的魅力以及水平;我老祖肯定是没机会争那位置的。”
“就是不知老师的魄力如何,带病打仗的能力如何。”
李时珍满意地笑了,“我不太会带兵打仗,我只会【碾压】。”
“是的,小朱说的不错,刘伯温是会站我这边,为【天下大同】而努力的。”
“而你老祖做的事情很多都是错的;但人家刘伯温心知肚明,也懒得说。”
“所以人家就算意识到了问题,人家会和朱元璋说么?”
“所以就直接导致了——”
“【我是当官的,我不敢冒着被杀头的风险去说你的政策是错的】”
“结果这状况就直接导致了一直在延续,直到明末。”
听到这话,朱载堉一脸懵。
老师又无意间提到了明朝末年的事了?
这到底怎么回事啊;老师怎么总是无意间说到明末?
难道是真的【看见】明朝末年了吗?
见朱载堉不说话,李时珍又加了一把劲。
“小朱,你应该知道老师说的是对的。”
“你应该已经意识到——老百姓犯事,杀。”
“你们皇家贵族犯事,可以被原谅。”
“尤其是,秦王朱慡,他做的那些恶事;对百姓伤害大到难以想象;最后你老祖宗是怎么做的?”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原谅啊;【毕竟咱老朱家的儿子就天生高人一等,怎么能跟贱民相比呢?】”
“【这天下都是我老朱打下来的;我让你们在大明生活是看得起你们;你们怎么就不能允许老朱我纵容一次呢?】”
说着说着,李时珍忽然模仿起了朱元璋的声音,同时又仔细观察了一番朱载堉。
朱载堉此刻,眼神空洞,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之中。
俨然是信仰开始崩塌!
只见李时珍嘴角轻轻勾勒。
“小朱,你应该发现了真相。”
“朱元璋目光短浅,他没有任何的学识;就算后面努力学习,最终也没有被刘伯温认可。”
“因为人家刘伯温确实是能跟诸葛亮比肩的大才:【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所以就算我不说,你现在也知道你老祖的问题到底有多大!”
“他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他不会做;甚至做不到,而且根本就做不到【以身作则】!”
“若国家的掌权人都做不到【以身作则】,那么他底下的官谁愿意以身作则?”
“既然朱元璋自己搞特权,那么他就不能怪官员搞特权和贪污——反正最后伤的一直都是老百姓。”
“小朱,你老祖宗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他的【无知】带给百姓更大的伤害!”
讲述到此,李时珍都累了,而朱载堉却一脸听不够的表情。
李时珍深呼一口气:
“总结一句:你家老祖只能生活在乱世带兵打仗,这一点,很好;是他的功绩。”
“当大明进入少战乱,甚至无战乱时;这个国家就得换人来坐,所以他该退位;但他手里却握着权利不肯放下。”
“直到Judy永乐年间,朱棣将权利下方,内阁不一样做得很好么?”
“到头来,你应该发现了——朱元璋,打仗行;治国,一塌糊涂。”
“这就是我对你家老祖宗的评价!”
“至于你问我为何要推翻你老朱家的江山,现在你应该知道为什么了吧?”
朱载堉反应过来后,说出一句:“那是因为老师确实能比老祖做得更好!”
李时珍严肃地问:“所以,你的答案是?”
只见朱载堉突然起身,目光坚决地点头,“我的答案是:【支持老师推翻我家江山】!”
【朱载堉同意李时珍的推翻计划,历史进程+20%】
【奖励:寿命+10年!】
随着提示落下,江哲顿时被一阵金光包裹。
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得到了恢复,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雀跃。
一瞬间,病痛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10年寿命的感觉是这样子的吗?”
“原来健康的感觉,竟然是这样的!”
良久,江哲惊喜万分。
他更期待,病症全部消失。
电视画面内。
朱载堉一脸诚恳地问:
“至于推翻我朱家江山,我根本无所谓!”
“谁让百姓生活更好,我就支持谁。”
“可是,我要看到老师如何让百姓生活更好!”
“同时我更想知道,老师该怎么具体去做,从何入手;又需要多少人,需要多长时间;能否少伤百姓,尽量少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