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假公济私
说着,李建国将那份盖有省地质队印章的分析报告交给了离他最近的村民,由他挨着传到大家手上,一一翻看。
大家见状纷纷凑过来,看了一会儿后人群里就渐渐的议论开来。
有人一脸不解的问身边人道:“这啥是土地盐碱化?”
那人双手一摊:“你都不知道的东西,我哪儿知道。”
“诶,会不会是说咱村的地不产粮食改产盐了?”有人皱眉分析道。
别人一听,脸上顿时露出喜色:“产盐好啊,这年头的盐可不比粮食便宜。”
周围有些比较理性的人听了,挥挥手道:“可拉倒吧!就咱村那些地,产出的盐谁敢吃,你天天拿脚丫子搁上边瞎踩过的,你自己吃吗?!”
听到这话的人,脸色有一瞬间变得有些难看,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后纷纷住了嘴。
李建国趁着这个空隙又转身与村长叔说了些什么。
等到大家都传阅的差不多了,那份报告转了一圈又回到李建国手上的时候,有人忍不住了,开口问道:“李支书,你那报告上的字那么多,咱都是些没文化的粗人,也就认识那么几个字。
您还是别打这些官腔了,直接和咱们说吧。”
“就是就是,李支书你就直说吧!”众人听了跟着附和道。
李建国见状,看着大家:“既然大家这样说,那我就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这土地盐碱化是怎么回事。”
说着,李建国便从盐碱地的形成,一直到它的危害,都简单的和大家解释了一翻。
自己村里的乡亲们是什么样的文化水平李建国自然是知道的。
大家虽然面上听的认真,但真正听懂了的人怕是没有几个。
李建国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多,所以哪怕是他看出来还有许多人没听懂,他也没有再在这个问题上多做解释。
只在讲完盐碱地的成因和危害后,就听他继续说道:“总之,省专家们得出的结果就是咱们的土壤不好,暂时种不了粮食了。”
“啊,种不了粮食了?那可怎么办呐!”大家一听,瞬间又炸了开来。
“这要是不能种地了,我还能干啥?别的我啥也不会啊!”
“实在不行咱都去砖厂打工吧……”有人建议道。
“嘁,你以为砖厂很好进啊!那砖厂虽是国家的,但是那里面当官的人我和他有过接触,不是个耿直的。
到时候看到咱们这么多人都跑去他那里打工,你就看他怎么来压榨咱们吧!”
那人一听,感觉天都要塌了,满脸哀愁的道:“啊?照你这么说,咱就没别的出路了吗?”
当然,纵使如此,在场的不乏也有清醒的人。
见大家有些自乱阵脚,连忙冲大家喊道:“乡亲们,大家先别慌,刚才李支书不是已经说过了嘛,今天肯定把事情给咱解决了。
大家先别吵了,先听听李支书怎么说!”
经过提醒,大家才想起来,刚才李建国确实这么说过。
因此众人又一次安静下来纷纷看向李建国,目光中的期盼之色昭然若揭。
李建国淡定的等着人群中的声音降下去,见众人安静下来,他才继续开口道:“盐碱化产生的原因,专家们还在研究,应该很快就会得出结果。
大家都知道雨季就快要来临了,眼下当先要解决的问题还是让种子发芽,正常生长的问题。
所以……”
说到这里,李建国停顿了一下,看了看众人的反应,才继续道:“所以,在半个月以前,我们就拿黄幺妹所栽种的那块番薯地做了实验。
实验结果,想必大家都早已经看到了。
时至今日,她耕种的那块土地是咱们村目前唯一一块有作物生长的地。”
听李建国说到此处,许念将目光从许大林身上转移了过去。
恰逢此时,李建国的目光也向她这边扫了过来。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发生短暂的碰撞,夫妻两面上都掩饰的很好。
目光相交也只是那么稍纵即逝的瞬间,便又都迅速的挪了开来。
“之前村长叔之所以一直没同大家明说,是因为这次发生的事件确实太过突然,我们也有些措手不及。
好在在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总算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同我一起回来的那些拖拉机。”
说着,李建国伸手指向不远处的拖拉机。
“大家都看到了,拖拉机上载满了货物。
那是镇上领导给咱们特批了一笔费用采购来的。
化肥的用法很简单,只要咱们把它和水按照合理的配合比兑到一起,再把惨了清水的化肥泼洒到地里。
不出一周时间,咱们的土地就会恢复正常,长出作物。”
大家一听,脸上纷纷露出激动的笑容。
站在黄幺妹身边的人纷纷找她抱怨:“你这嘴巴可真够紧的,凭咱俩的关系你都能忍住不说?”
“就是,你要是早告诉我们有这么一回事,咱今天也不会过来找村长闹呀!你看这事弄的……”
大家半是玩笑半是埋怨的指责着黄幺妹。
说这话的时候目光还忍不住往村长那边瞟,面上羞愧与埋怨的颜色显而易见。
黄幺妹听到大家埋怨的声音,也有些不好意思,一副心里有苦口难开的模样。
许念抬头看过去,就看到她脸色焦急的如同锯嘴葫芦一样的闷在那里,想要为自己解释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当她的目光朝许念这边转过来的时候,许念感激的向她摇了摇手。
黄幺妹见状。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终是一个人接收了所有埋怨的话。
李建国和陈正升带着大家往拖拉机停靠的地方走下去。
在一众拖拉机跟前站定下来,李建国又开口向大家介绍道:“大家暂且放心,这次镇上拨了足够的钱给我们采购化肥。
我身边这位,就是帮忙为我们采购这批化肥的陈老板。
他会和我们办公室的小杨同志一起,向大家仔细介绍这些化肥的使用方法。
今天之内小杨会把这些化肥全都统计入库,明天再按照人均土地面积的使用量来分发给大家。
到时候大家直接去他那里领就好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小杨,也可以来问我。”
此时此刻,听到李建国的介绍,大家才知道和他一起回来的人是谁。
知道这一大批化肥都来自于陈正升后,大家看着他的目光也都变得钦佩和尊敬了许多。
倒也不是觉得他帮了大家多少忙,而是觉得他有路子能够采购这么多化肥,肯定从中赚了不少差价。
哪怕现在是公有经济,但是谁知道他没有假公济私呢!
于是,当陈正升看向大家的时候,却从在场众人眼中读出了一些不一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