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休整
张良点头:\千真万确。刘备入城后,将不肯投降的秦将尽数诛杀。\
一滴泪水从李存孝眼角滑落。他忽然单膝跪地,声音哽咽:\他们...本不该死...\
宁晨快步上前扶起他:\将军节哀。若你愿意,我可让你亲自为他们报仇。\
李存孝抬头,眼中的仇恨变的迷茫:\你...当真能信任我?\
宁晨坦然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既敢救将军,就敢用将军!\
李存孝深吸一口气,忽然问道:\若我归顺,你待如何安置?\
宁晨不假思索:\领三万大军,与岳飞、秦琼等人平起平坐!\
这承诺让厅内众人再次哗然。李存孝也震惊不已:\你...不怕我反叛?\
宁晨大笑:\将军若真有异心,方才松绑时便可暴起伤人。何须等到现在?\
李存孝怔怔地看着宁晨,忽然长叹一声:\罢了...李某...愿降。\
随着李存孝的归降,系统机械般的声音再次响起!
\站在你面前的是唯一能抗住五马分尸的男人,平叛乱,复汉关,一十八骑破长安!天生神力,四岁破大石,十岁博猛虎,一生百战连捷。可谓是挽狂澜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可惜居功至为遭人构陷,被处以车裂之刑。\
\他就是将过不李的主人公,五代第一猛将,飞虎大将军,十三太保,李存孝!\
宁晨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赶紧对众人说道:\今夜设宴,为将军接风洗尘!\
于谦仍不放心,低声道:\主公,此事是否...\
宁晨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放心,我自有分寸。\
宴席上,李存孝与岳飞、秦琼等人推杯换盏,渐渐放下心防。酒过三巡,他忽然问道:\主公,接下来有何打算?\
宁晨端着酒杯,指尖叩打再青铜酒樽上,\目前长安已被刘备占据,加上平凉和临江二城,形成犄角之势。此时强攻长安,恐非上策。\
他环视厅内众臣,\诸位有何高见?\
萧何听后率先起身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主公明鉴。我军连番征战,粮草已不足支撑大军再次远征。各郡县军粮尚未入库,仓库空虚啊。\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展开,\这是各郡县呈报的存粮数目,仅够维持三个月用度。若是继续攻城,恐怕...\
荀彧也点头附和:\萧大人所言极是。不仅粮草,辎重损耗更为严重。箭矢损耗六成,铠甲需要修补者过半,战马也急需休养。\
他指向厅外,\今早验看马厩,三成战马已不能再战。\
宁晨心中也知道最近的消耗太大,从与项羽一战加上强攻江州,各个城池的粮草军械基本已空,他看了一眼系统,积分也少的可怜,心中暗叹:\这该死的系统,除了那雷达有用,其余的基本就是摆设。现在那雷达也不敢用了,万一跑到别家地盘抢人被杀...那就得不偿失了。\
抱怨归抱怨,宁晨也知道很多次关键时刻,系统积分兑换的粮草也派上了很大的用处,不过眼下确实不能再战,\对了!\宁晨突然信念一动,看向李存孝!
李存孝的头顶冒出一串属性!
李存孝,谋略值:55!武力值:95!统帅值:80!忠诚度:60!
\咦?\宁晨心中一惊,\怎么还多了个统帅?\于是再次看向其余人。
\99!\宁晨倒吸一口凉气,发现几名大将的统帅值基本都是80多,但只有韩信一人达到了99!而谋略方面,张良也是99独领众人!
\大家各项属性都增加了。\宁晨看着所有人,突然眉头一皱,发现韩信的忠诚度降低到了65!心中咯噔一下,不免有些担心,但这韩信毕竟是自己从一个乞丐提拔上了的,难道还有反心?又是因为什么生出的反心?
于宁晨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韩信,准备试探一下:\韩信,你是大将军,说说你的看法。\
韩信抱拳一礼,并未有任何异常:\据远晨商会探马最新军报,秦军主力正围攻大幽国都城,整个大幽已分裂为三方势力,项羽据西,赵匡胤占南,而蒙恬、白起率领的秦军控制东北。\
他走到悬挂的地图前,手指划过几处要地,\三方混战,无暇他顾。远晨商会的商队昨日传回消息,秦军又从都城调走了两万精锐支援。\
李存孝闻言突然问道:\霍去病将军现在有没有动静?\
韩信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霍将军依旧留在北阳三城,防备朱元璋偷袭。说来可笑,\
他冷笑一声,\秦军宁可用霍将军防备朱元璋,也不肯让他支援长安。\
宁晨听着韩信的话,并没有任何漏洞,分析的也头头是道,也不再多想:\如此说来,秦军短期内不会来攻?\
\末将判断至少三个月内不会。\韩信肯定道,\蒙恬与白起正在大幽与项羽赵匡胤争抢地盘,项羽一人独挡万军,秦军伤亡惨重。\
他转向萧何与荀彧,\末将赞同萧大人、荀大人的意见,我军确实需要休整。\
张良忽然轻咳一声:\李将军,以你之见,霍去病此人如何?\
李存孝放下酒樽,正色道:\霍将军虽年少,却用兵如神。论武艺...\他露出谦逊之色,\我可能在他之上,但领兵的话,不是他的对手!\
张良眼中精光一闪,转向宁晨:\主公可喜欢霍去病这员大将?\
宁晨手中酒樽一顿,酒水溅出几滴:\子房此言何意?\
张良微微一笑,双眼炯炯有神:\我有一计,或可让霍将军转投主公帐下。\
厅内顿时一片哗然。李存孝猛地站起:\先生莫不是说笑?霍去病对秦王忠心耿耿,当年蒙恬对他有知遇之恩,他怎会.....\
张良不紧不慢地说道:\李将军稍安勿躁。此事需从长计议,更要借重将军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