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 第30章 书生意气

第30章 书生意气

院子里的军卒看到那老者,纷纷跪了下来。

马政赶忙向前介绍道:“这位是童枢密使,今天特地来见你。”

杨元嗣上前几步,行礼道:“见过童相。”

童贯哈哈大笑,说道:“杨统制好俊的武艺,你这样的人才怎么会为金人效力呢?”

杨元嗣看向马政,马政也对他使了个眼色。

“我祖上是登州汉人,为了生计才流落渤海,暂时委身于女真军中,也是迫不得已。”

两人三两句话里面就有机锋,元嗣看童贯挑个完颜达不在的时候来拜访,就知道了他的意图。

童贯又试探道:“杨统制这本事,如果能来我大宋,最少能做个节度使。”

杨元嗣却说道:“感谢恩相,不过现在我在金国那边用处更大。”

“那你觉得这盟约签得不签得?”童贯摸着胡子问道。

“说实话!”

杨元嗣想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他将心一横,说道:“童相容我说句真心话,这盟约签不得。”

出乎意料,童贯并没有生气,而是抬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金国国力正盛,女真人贪得无厌,他们灭辽后必定南侵,恐怕到时候不光燕云,黄河以北都会不归我大宋所有。”

杨元嗣想童贯虽然是个奸臣,但是也不会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哪里想到童贯仰天大笑,转头说道:“照你说来,不签盟约那金国灭辽后就不会来攻宋了?”

杨元嗣这才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因果搞反了。

即使没有海上之盟,难道女真人就不南下了吗?

看来自己所谓的小聪明,就是占了是穿越而来,预知结果的便宜。

看问题远没有这些老家伙透彻。

童贯盯着元嗣说道:“我听说女真并不满十万,大宋只禁军都有八十万,女真攻宋就是痴心妄想。”

“按照马政的说法,他们不过是想要些金银钱粮罢了,大宋给的起!”

元嗣听到这里就知道要糟,果然最精明的政治老手也逃不过认知的短板。

放在现在这个时刻,又有谁相信女真能够攻灭大宋呢?

杨元嗣知道童贯的心思。

大宋的祖上有祖训:谁收回燕云十六州,就可以封为异姓王。

童贯已经位极人臣,再也没有别的追求,唯一能吸引他的就是万古流芳的名声了。

一个太监能够做到收复国土名垂青史,对他诱惑太大了。

所以童贯才会全力支持和金国签订盟约。

杨元嗣理解了其中的利害关系,那么不论自己再怎么劝说也无用了。

童贯说道:“要是杨统制能够助我一臂之力,荣华富贵易如反掌。”

杨元嗣沉声说道:“燕云肯定能够收回,只是为了阻止金人南下,咱们必须要做好准备。”

童贯面色微红,厉声说道:“杨统制以为大宋禁军都是酒囊饭袋吗?”

马政急忙出来打圆场,说道:“元嗣也是提醒枢密使,谨慎些总是好的嘛。”

童贯点了点头,不再说话,稍停片刻起身回府了。

马政对元嗣说道:“你知不知道,现在要见枢密使的人排队都有二里地了,他今天能来见你说明对你的看重。”

“既然你打算回登州,那么就一定绕不开蔡相和枢密使。”

杨元嗣知道他是为了真心为了自己好,心下也感激。

他真心实意的说道:“不瞒马大哥,我也想做一番事业,还希望你助我。”

马政也回道:“只要我在朝堂之上能帮助你的,你尽管说。”

杨元嗣知道自己的说的事业和马政理解的事业不是一回事。

不过现在自己都不知道未来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就不奢望别人还能真心追随了。

送走了马政,他想着童贯的话,心情郁闷。

女真迟早都是要南下的,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

都亭驿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心中着实郁闷。

看着天色尚早,他抓了一把碎银子也走了出来。

汴梁繁华而且没有宵禁,街道宽阔整洁。

这时候正是华灯初上,大街上四处挂着的灯笼将街道照的如同白昼。

现在还不是南宋朱熹理教盛行的时候,街上还有三三两两的女子穿着各色裙袄。

有几个颜值非常之高,不施粉黛,真是有种古典之美。

杨元嗣不免多看了几眼,自嘲道她们本来就是古人,当然古典。

他看着前面一座茶社,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大群人。

当中一个儒生打扮的人正在中间的茶桌上高谈阔论。

杨元嗣好奇,也凑上前去听了一会儿。

这一听倒将他吓了一大跳。

那个长相白净的儒生竟然在骂蔡京,说是贪官污吏横行,军备废弛,民众疾苦,而朝廷却视而不见。

杨元嗣从书上看到过宋朝对于读书人非常宽容,交流言论无罪,也没有文字狱。

但是想不到他们玩儿这么大,这人就相当于当街打朝廷的脸了。

看观众们的反应,他说的应该是符合民意的,看来繁华的背景下掩盖的是即将爆发的矛盾。

汴京都这样了,底层的情况可想而知。

元嗣正听的入神,就见前面一人发一声喊:“巡检来了!”

只见一个凶神恶煞的巡检带着一群穿着皂衣的衙役,朝这边走来。

一边走一边用水火棍驱赶聚集的人群,走的慢了不免挨了好几下。

果然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评判,围观的观众不到一刻散了个一干二净。

那儒生也忙着逃跑,却不小心从桌子上摔了下来,看样子是将腿脚摔伤了,一连试了几次都没有爬起身来。

杨元嗣跳过去一把将他提了起来,夹在腋下如飞而去。

那儒生喊着:“快放我下来,有辱斯文啊。”

元嗣却不理他,转了三个街角,直到到不到追兵才将他放了下来。

那儒生却也并不矫情,举手行礼道:“在下太学学生陈东,喊着相救,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杨元嗣也拱手道:“在下杨元嗣,登州人士,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元嗣看他站立不稳,上去查看发现脚踝肿的老高,估计这下摔得不轻。

二人只能暂时在一处酒楼坐定,元嗣吩咐小二上了几个小菜,一壶好酒。

元嗣说道:“刚才听陈兄所言发人深省,真是大才。”

那陈东却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人微言轻,况且你也看到这世道,需要那改天换日之人才行啊。”

杨元嗣隐隐觉得这人对自己十分重要,又不知从何说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