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神探施公 > 第233章 朱光祖的算盘

第233章 朱光祖的算盘

江南的梅雨季节总是缠绵悱恻,细雨如丝,将整个苏州城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施公站在府衙的书房里,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账册,眉头紧锁。窗外雨打芭蕉的声音清脆悦耳,却无法缓解他心中的焦虑。

\大人,朱光祖求见。\门外传来衙役的通报声。

施公眼睛一亮,连忙道:\快请!\

门帘掀起,一位身着灰布长衫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他面容清瘦,双目炯炯有神,腰间挂着一把紫檀木算盘,算珠油光发亮,显然经常使用。此人正是苏州城中有名的算学高手朱光祖。

\朱先生,你可算来了!\施公如见救星,连忙将账册递了过去,\这账本上的数字排列奇特,我怀疑是用'九归口诀'加密的,还请先生帮忙破译。\

朱光祖接过账册,指尖轻轻抚过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确实是'九归'加密法,而且手法相当老道。大人从何处得来此物?\

施公叹了口气:\这是从殷龙堡主府上搜出的账本。近来江南水患,朝廷拨下的赈灾银两却屡屡失窃,我怀疑与殷龙有关。只是这账本上的数字如同天书,若无先生相助,恐怕难以查明真相。\

朱光祖点点头,正要说话,忽听门外传来一阵喧哗。一个洪亮的声音穿透雨幕传来:\朱光祖!听说你算盘功夫了得,黄天霸特来领教!\

话音未落,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已大步踏入书房。他浓眉大眼,腰间同样挂着一把乌木算盘,气势汹汹地盯着朱光祖。

施公皱眉道:\黄捕头,你这是做什么?\

黄天霸抱拳道:\大人恕罪。属下听闻朱先生算盘功夫独步江南,特来讨教。若他胜我,我愿协助破案;若我胜他,这破译账本的功劳就归我了!\

朱光祖闻言微微一笑:\黄捕头好大的口气。不知要比试什么?\

\自然是心算!\黄天霸拍了拍腰间的算盘,\咱们各出一题,谁先算出正确答案谁胜。输的人...\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要吞下一颗算珠!\

施公闻言大惊:\这如何使得!算珠吞下岂不伤身?\

朱光祖却摆摆手:\无妨。黄捕头既然划下道来,朱某奉陪便是。\他从腰间解下算盘,轻轻一抖,算珠发出清脆的碰撞声,\请出题。\

黄天霸咧嘴一笑:\好!听好了——今有粮仓三座,甲仓存米四百五十六石,乙仓存米比甲仓多一百二十三石,丙仓存米是甲乙两仓之和的两倍。三仓共有米多少石?\

题目一出,朱光祖和黄天霸同时拨动算盘。室内顿时响起密集的算珠碰撞声,如同骤雨打荷,连绵不绝。

朱光祖的手法轻盈灵动,五指翻飞间算珠如行云流水;黄天霸则力道沉稳,每一颗算珠都拨得铿锵有力。两人额头很快渗出细密的汗珠,全神贯注于计算之中。

\五千四百七十二石!\几乎是同时,两人喊出了答案。

黄天霸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道:\不错嘛,朱先生。现在该你出题了。\

朱光祖略一思索,缓缓道:\今有绸缎庄一处,上月售出绸缎三百八十四匹,每匹价银六两五钱;丝线四十八斤,每斤价银十二两八钱;另有绣品六十四件,每件价银三两二钱。问上月总收入多少银两?\

题目比先前复杂许多,黄天霸眉头紧锁,手指在算盘上飞速移动。朱光祖却显得从容不迫,甚至闭上了眼睛,仅凭手指触感拨动算珠。

\三千八百六十四两!\朱光祖率先报出答案。

黄天霸慢了半拍,脸色顿时变得难看。他咬了咬牙:\再来一题定胜负!\

施公见两人较上了劲,正欲劝阻,忽听朱光祖道:\且慢。方才两题已见分晓,黄捕头莫非想赖账不成?\

黄天霸面红耳赤,猛地从算盘上摘下一颗算珠,仰头吞了下去。算珠顺着喉咙滑下,他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强撑着不露痛苦之色。

\好!黄捕头果然守信。\朱光祖赞许地点点头,\不过比试尚未结束,咱们继续。\

黄天霸深吸一口气:\今有兵丁一千二百人,分作四队行军。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六十人,第三队是第一队的一半,第四队比第二队少四十五人。问各队人数几何?\

这一次,两人的计算更加激烈。算珠碰撞声如金戈铁马,竟隐隐有肃杀之气。朱光祖的手法忽然一变,五指如穿花蝴蝶,算珠上下翻飞,发出奇特的节奏声。

\三下五除二...\朱光祖口中念念有词,算盘上的珠子仿佛有了生命,自动归位。黄天霸看得目瞪口呆,手上的动作不由得慢了下来。

\第一队四百二十人,第二队三百六十人,第三队二百一十人,第四队三百一十五人!\朱光祖朗声道。

黄天霸颓然放下算盘,脸色灰败。他颤抖着手又摘下一颗算珠,正要吞下,忽觉腹中一阵绞痛,不由得弯下腰去。

\黄捕头!\施公连忙上前搀扶。

朱光祖却笑道:\无妨,这是算珠在腹中作响,助他计算呢。\说着,他走到黄天霸身后,轻轻一拍他的后背。

\嗝——\黄天霸打了一个响亮的嗝,一颗算珠竟从口中飞出,落在朱光祖掌中。

\三下五除二,珠子归位。\朱光祖笑眯眯地说,\黄捕头,现在可服气了?\

黄天霸直起身子,惊讶地发现腹中绞痛已然消失,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清明之感。他抱拳深深一揖:\朱先生神技,黄某心服口服!愿听差遣,协助破案。\

施公看得目瞪口呆:\这...这是何等奇术?\

朱光祖收起算盘,正色道:\大人有所不知,这'九归口诀'不仅是算学秘法,更可用来传递密信。方才黄捕头腹中算珠作响,正是口诀运转之象。殷龙堡主用此法加密账本,必有不轨之事。\

他翻开账册,指着那些奇怪的数字排列解释道:\这些数字看似杂乱,实则暗合珠算进退之法。比如这个'三二五',实则是'三下五除二'的简写,指将三颗上珠拨下,五颗下珠除去两颗...\

施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我百思不得其解。\

朱光祖继续道:\要破译此账本,需借助《算法统宗》中的珠算原理。我观这些账目记录,当是记录了一笔笔银两的流向。若能完全破译,必能找到赈灾银两的下落。\

黄天霸此时已完全信服,主动请缨:\属下愿协助朱先生破译账本。方才吞珠后,腹中似有算珠碰撞之声,计算起来格外清晰,或许能派上用场。\

朱光祖笑道:\黄捕头果然天赋异禀。常人吞下算珠必伤肠胃,你却能与珠共鸣,实乃奇才。不如这样,我们三人分工合作——我负责解读'九归口诀',黄捕头负责心算核对,大人则统筹全局,如何?\

施公欣然同意。三人当即在书房中忙碌起来。朱光祖一边翻阅《算法统宗》,一边在纸上写下破译后的数字;黄天霸则闭目凝神,腹中时而传来轻微的算珠碰撞声,帮助验证计算结果;施公则将破译出的信息整理归类,寻找线索。

雨声渐歇,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洒入书房。经过几个时辰的努力,账本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上面详细记录了殷龙堡主如何勾结官府中人,将赈灾银两分批转移,藏于各处钱庄的经过。

\果然如此!\施公拍案而起,\这些银两竟被分散藏在苏州、杭州、扬州三地的十二家钱庄中,若非破译此账本,如何能查得出来?\

朱光祖收起算盘,意味深长地说:\算学之道,本为利国利民。殷龙堡主却用它来作奸犯科,实乃玷污了这门学问。\

黄天霸摸了摸肚子,苦笑道:\今日吞珠之痛,也算值得了。只是不知这腹中算珠何时才能完全排出...\

朱光祖哈哈一笑:\黄捕头放心,三日之内必会排出。倒是你这与算珠共鸣的体质,若能善加利用,将来心算一道,必有大成。\

施公郑重地向两人拱手:\此次多亏二位鼎力相助,才能揭开此案。我这就命人准备缉拿殷龙堡主,追回赈灾银两。\

当夜,施公率领衙役突袭殷龙堡,将正在焚毁证据的殷龙当场抓获。面对破译完整的账本,殷龙面如死灰,不得不认罪伏法。

案件告破后,苏州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朱光祖的算盘绝技和黄天霸吞珠比试的故事,却在民间广为流传。尤其是那神奇的\三下五除二\口诀,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一日,黄天霸找到朱光祖,恭敬地问道:\朱先生,那日比试,你最后使出的'三下五除二'手法,究竟是何门道?为何能让我腹中算珠自动弹出?\

朱光祖神秘一笑:\此乃珠算中的'归法',利用算珠碰撞的特定频率,引发共鸣。你腹中算珠受此频率影响,自然会被推出。正如《算法统宗》所言:'算珠虽小,其理至大'啊。\

黄天霸恍然大悟,从此潜心研究算学,终成一代名家。而朱光祖的那把紫檀木算盘,也因其主人在破案中的卓越贡献,被后人称为\神算盘\,成为一段传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