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提督贪腐
京城三月,春寒料峭。施世纶站在顺天府衙门的后堂窗前,望着院中那株刚抽出嫩芽的老槐树,眉头紧锁。他手中握着一叠诉状,都是近日京城百姓递上来的,内容大同小异——九门提督衙门的人横行霸道,欺压良善。
\大人,这是今日第三起商贩被敲诈的案子了。\师爷赵德全捧着一摞新收的状纸走进来,脸上带着忧虑,\都是九门提督手下的兵丁所为。\
施世纶接过状纸,手指在\陶花歧\三个字上轻轻摩挲。这位九门提督大人,乃是当朝重臣,掌管京城九门防务,权势熏天。按理说,这样的人物应当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是。
\赵师爷,你去查查,这些案子背后是否有什么联系。\施世纶沉吟道,\特别是看看这些被敲诈的商贩,都是些什么人。\
\大人是怀疑...\赵德全欲言又止。
施世纶微微点头:\我怀疑这不是简单的兵丁勒索,背后可能有更大的文章。\
赵德全领命而去,施世纶则回到案前,翻开《大清律例》,细细查阅有关九门提督职责的条款。烛光下,他那张因天花留下的麻脸显得格外严肃。
三日后,赵德全带回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大人,被敲诈的商贩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拒绝向'平安钱庄'借贷。\赵德全压低声音道,\这钱庄背后,据说有内务府的影子。\
施世纶眼中精光一闪:\内务府?李德全?\
赵德全点点头。李德全乃是内务府总管太监,在宫中颇有势力,与陶花歧交好是人尽皆知的事。
\这就说得通了。\施世纶冷笑一声,\陶花歧利用职权为李德全的钱庄扫清障碍,两人狼狈为奸,鱼肉百姓。\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施世纶走到窗前,看见衙门口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正被差役拦着,老者跪在地上不住磕头,口中喊着\青天大老爷救命\。
\带他进来。\施世纶吩咐道。
老者被带到堂上,一见施世纶便扑通跪下:\大人救命啊!小人的儿子冤枉啊!\
施世纶温声道:\老丈请起,有何冤情慢慢道来。\
老者自称方德海,是城南一家小茶铺的掌柜。三日前,他儿子方文被九门提督衙门的人抓走,罪名是杀人。
\我儿老实本分,连鸡都不敢杀,怎会杀人?\方德海老泪纵横,\那日他不过是去给老主顾送茶叶,怎知一去不回...\
施世纶详细询问了事发经过,发现此案疑点重重。据方德海说,事发前方文曾告诉他,有九门提督的兵丁常来茶铺白吃白喝,还威胁要他们向\平安钱庄\借钱扩大经营。
\你可认识一个叫周洪的兵丁?\施世纶突然问道。
方德海一愣:\大人怎知?正是那周洪常来骚扰,前几日还打碎了我家一套茶具。\
施世纶与赵德全交换了一个眼神。周洪这个名字,在近期的诉状中多次出现,是陶花歧的心腹手下。
\老丈先回去,此事本官会查个明白。\施世纶安抚道,\若你儿子确实冤枉,本官定还他清白。\
送走方德海后,施世纶立即召来心腹捕快黄天霸。
\天霸,你去查查这个方文的案子,特别是看看所谓的'杀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施世纶吩咐道,\记住,暗中查访,莫要打草惊蛇。\
黄天霸领命而去。这位江湖出身的捕快身手不凡,且心思缜密,是施世纶破案的重要助手。
当晚,施世纶换上一身便服,独自来到城南方家的茶铺。铺子很小,但收拾得干净整洁。方德海见施公微服来访,又惊又喜,连忙请入内室。
\老丈不必声张,本官只是来看看。\施世纶低声道,\你可有那周洪的画像?\
方德海摇头:\没有画像,但那周洪左眉有一道疤,很好认。\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透过门缝,施世纶看见几个兵丁打扮的人闯进茶铺,为首的正是一个左眉带疤的壮汉。
\方老头,听说你今天去顺天府告状了?\周洪一脚踢翻一张茶桌,\胆子不小啊!\
方德海吓得浑身发抖,施世纶按住他的肩膀,轻声道:\别怕,看我眼色行事。\
周洪正要进一步威胁,忽见内室走出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人,不由一愣。
\这位军爷,何必动怒?\施世纶拱手笑道,\在下是方老丈的远亲,路过京城特来探望。若有得罪之处,还望海涵。\
周洪上下打量施世纶,见他衣着普通但气度不凡,一时摸不清底细,便哼了一声:\你既是亲戚,就告诉他,他儿子犯的是死罪,除非...\
\除非什么?\施世纶故作好奇。
周洪压低声音:\除非他愿意把茶铺的地契押给平安钱庄,借五百两银子打点。我们提督大人或许能网开一面。\
施世纶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惊喜之色:\原来如此!老丈,这可是救文哥儿的好机会啊!\
方德海会意,连忙道:\可地契不在手边,得明日才能取来。\
周洪满意地点头:\算你识相。明日午时,我亲自来取。\说完,带着手下扬长而去。
待他们走远,施世纶脸色沉了下来:\好个明目张胆的勒索!老丈放心,明日我自有安排。\
回到衙门,黄天霸已经等候多时,带回的消息令施世纶更加愤怒。
\大人,那所谓的杀人案根本是栽赃!\黄天霸愤愤道,\死者是个地痞,确实死于刀伤,但方文被抓时,身上并无血迹,凶器也不见踪影。更可疑的是,案发时有人看见周洪在附近出现。\
施世纶拍案而起:\好个陶花歧,竟敢如此践踏律法!\
\还有更惊人的。\黄天霸低声道,\我潜入九门提督衙门,发现陶花歧私自修改了部分律法条文,特别是关于商贾经营和借贷的条款,全都偏向那平安钱庄。\
施世纶眼中寒光闪烁:\他这是要越俎代庖,行越国律啊!\
所谓\越国律\,是指官员擅自改动国家律法,形同僭越。这在《大清律例》中是重罪。
\天霸,你连夜去查查那平安钱庄的账目,看与内务府有何关联。\施世纶吩咐道,\明日我要亲自会会这个周洪。\
次日午时,周洪如约来到方家茶铺。令他意外的是,铺子里除了方德海,还有几个陌生面孔。
\地契呢?\周洪不耐烦地问道。
方德海战战兢兢地递上一张纸。周洪接过一看,顿时变了脸色——那根本不是地契,而是一份状纸,上面详细记录了他的勒索行为。
\老东西,你找死!\周洪大怒,伸手就要打人。
就在这时,里间走出一人,正是昨日见过的\远亲\,但今日他身着官服,不怒自威。
\周洪,认得本官吗?\施世纶冷冷道。
周洪定睛一看,吓得魂飞魄散——面前这位麻脸官员,正是以铁面无私着称的顺天府尹施世纶!
\大...大人...\周洪腿一软,跪倒在地。
施世纶一挥手,埋伏的差役一拥而上,将周洪及其手下全部拿下。
\带回衙门,严加审讯!\施世纶命令道。
在顺天府大牢中,周洪起初还嘴硬,但在施世纶的连番审问下,终于崩溃,供出了陶花歧的种种罪行。
\提督大人...不,陶花歧他私自修改律法条文,为的是让平安钱庄的借贷合法化。\周洪颤抖着说,\钱庄背后确实是李公公,利润两人平分...\
\方文的案子呢?\施世纶追问。
\那地痞是钱庄的欠债人,还不上钱被我们打死...正好栽赃给方文,逼他爹就范...\
施世纶怒极反笑:\好,好得很!九门提督知法犯法,草菅人命!\
取得口供后,施世纶立即着手准备弹劾陶花歧的奏章。他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陶花歧在朝中党羽众多,更有内务府总管李德全撑腰。
\大人,是否再收集些证据?\赵德全担忧道,\仅凭周洪的口供,恐怕...\
施世纶摇头:\来不及了。陶花歧一旦知道周洪被抓,必定销毁证据。我必须立刻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