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374章 民间集会之技艺回温

第374章 民间集会之技艺回温

第374章 民间集会之技艺回温

熙熙攘攘的民间集会,依旧热闹非凡。

叫卖声、欢笑声、乐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市井繁华图。

林诗雅领着一队工匠,推着几辆装满精美工艺品的木车,缓缓步入集会。

阳光洒在那些巧夺天工的物件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然而,林诗雅的目光并未在这些赞叹的眼神上停留,而是径直扫向集会中心区域。

那里,新兴娱乐的摊位依旧人头攒动,锣鼓喧天,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与她这边静谧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林诗雅的心头微微一沉

她深吸一口气,眼眸中闪过一道坚毅的光芒。

她缓缓抬起手,示意工匠们将木车停稳。

那些雕刻精美的木雕,栩栩如生的绢花,还有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陶瓷制品,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精致动人。

林诗雅走到木车前,轻轻抚摸着一个精致的琉璃灯,感受着它光滑的触感。

这些都是工匠们的心血,也是传统技艺的希望。

“让开让开!别挡着我们发财!”一个尖锐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宁静。

一个身穿锦缎长袍,体态略显臃肿的男人,带着一群打手,气势汹汹地走了过来。

他正是新兴娱乐的钱老板,一个唯利是图,视传统技艺为眼中钉的家伙。

钱老板眯着眼睛,打量着林诗雅和她身后的工艺品,脸上带着一丝不屑和挑衅。

“哟,这不是林大人吗?怎么,上次的教训还不够?又想来我们这里抢生意?我劝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现在这年头,谁还看这些老掉牙的东西?”

林诗雅缓缓抬起头,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畏惧,而是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她向前一步,站到钱老板面前,毫不退让地说道:“钱老板,这些不是老掉牙的东西,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需要被传承下去的文化。今日我来此,不是为了和你争夺生意,而是要让更多的人看到传统技艺的魅力,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哈哈哈!”钱老板仰天大笑,笑声中充满了嘲讽和不屑。

“你少在那里跟我说什么大道理,我只认钱!这些东西有人买吗?有我们新兴娱乐来钱快吗?”

他一挥手,身后的打手们立刻上前一步,形成一道人墙,将林诗雅和她的工匠们围住。

紧张的气氛在集会现场弥漫开来,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也变得安静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向这里。

李嬷嬷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挡在林诗雅身前,焦急地说道:“钱老板,你不要太过分了!林大人是为了我们传统技艺,你为何如此阻拦?”

钱老板冷笑一声,轻蔑地瞥了李嬷嬷一眼,不屑地说道:“一个老太婆,也敢在这里多管闲事!我劝你们还是早点滚回老家,不要在这里碍我的眼!”

林诗雅缓缓地举起了手,示意李嬷嬷不必多言,她目光如炬,直视钱老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钱老板,你以为,你真的能阻止这一切吗?”

林诗雅微微一笑,自信的光芒在她眼中闪烁。

她拍了拍手,清脆的掌声穿透喧闹的集市,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只见从人群中走出一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他们有的身着彩衣,手持羽扇,翩翩起舞;有的敲锣打鼓,唱着古老的歌谣;还有的耍着杂耍,引来阵阵喝彩。

悠扬的笛声,激昂的鼓点,清脆的歌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乐章,瞬间点燃了集市的氛围。

原本围观新兴娱乐的人群,也被这边的热闹吸引,纷纷涌了过来。

只见一位老匠人,手中拿着一个泥坯,手指翻飞,一块普通的泥巴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逐渐变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

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叹,纷纷赞叹老匠人的技艺精湛。

另一边,一位年轻的绣娘,手中银针飞舞,五彩的丝线在她指尖穿梭,一幅精美的牡丹图跃然于布上。

花瓣的层次分明,色彩鲜艳,仿佛散发着阵阵花香,引得众人驻足观看。

林诗雅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她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人群中,慕容复的目光始终追随着林诗雅,他的他看着她自信的笑容,听着她清脆的声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轻轻地鼓掌,为她加油,为她喝彩。

林诗雅的目光与慕容复相遇,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钱老板看着自己冷清的摊位,脸色铁青。

他狠狠地瞪了林诗雅一眼,咬牙切齿地说道:“你们给我等着!”

林诗雅并未理会钱老板的威胁,她走到一位正在欣赏木雕的老人面前,轻声问道:“老人家,您觉得这些工艺品如何?”

老人抚摸着手中的木雕,眼中充满了赞赏:“好,真是好!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啊!”

林诗雅微微一笑,心中充满了希望。

然而,就在这时,她注意到老人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

老人叹了口气,指着栩栩如生的木雕凤凰说道:“这凤凰雕得是真好,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我爹也有一手雕刻的好活计,可惜啊……”他摇摇头,语气中满是惋惜,“现在这些手艺活,越来越少人会了,年轻人啊,都忙着赚钱去了,谁还耐得下心来学这个?”

林诗雅心中一沉,老人的话如同一道重锤,敲击在她的心上。

她环顾四周,热闹的人群中,大部分人只是走马观花,驻足片刻便离去,真正愿意停下来仔细观赏、询问价格的人寥寥无几。

热闹的表象下,隐藏着的是传统技艺后继无人的危机。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这比推翻奸臣阴谋,推动女子权益改革更加艰难。

她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失落压下。

她明白,推广传统技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耐心和策略。

她目光扫过那些精美的工艺品,心中突然有了一个主意。

林诗雅走到工匠们面前,低声吩咐了几句。

工匠们面面相觑,眼中带着疑惑,但还是按照她的指示开始行动起来。

不一会儿,原本只是静态展示的工艺品摊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工匠们将一些未完成的半成品摆放在桌子上,同时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工具。

林诗雅走到人群中央,扬声道:“各位父老乡亲,今天除了可以欣赏这些精美的工艺品,我们还准备了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大家可以亲身体验一下传统技艺的魅力!”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议论声,人们纷纷好奇地围拢过来。

林诗雅指着那些半成品,笑着解释道:“这里有未完成的木雕、绢花、陶瓷等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项进行体验。我们的工匠师傅会在一旁指导,帮助大家完成作品。”

这个新奇的玩法立刻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一些胆大的年轻人跃跃欲试,纷纷走到桌子前,拿起工具,尝试着雕刻、编织、绘画。

工匠们则耐心地在一旁指导,讲解着每一步的技巧和要点。

原本只是旁观的慕容复,也饶有兴致地走到一个木雕摊位前,拿起刻刀,在工匠的指导下,开始雕刻一个小小的木马。

他动作虽然有些生疏,但神情专注,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林诗雅走到他身旁,看着他笨拙的动作,不禁莞尔一笑。

慕容复抬头看着她,眼中带着一丝不好意思,“朕……我从未做过这些,手艺有些粗糙。”

林诗雅笑着摇摇头,“陛下第一次尝试,已经很不错了。”

这时,一个孩童拿着自己完成的泥塑小鸟,兴奋地跑到林诗雅面前,“姐姐,你看,我做的小鸟!”

林诗雅接过小鸟,仔细端详,虽然形状略显粗糙,但却充满了童趣和活力。

她摸着孩子的头,赞许道:“真棒!你很有天赋!”

孩子得到夸奖,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林诗雅看着孩子纯真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希望。

她知道,传统技艺的传承,需要更多像这样的孩子,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夜幕降临,集市上的人渐渐散去,林诗雅和慕容复并肩走在回宫的路上。

慕容复握住她的手,轻声说道:“诗雅,你今日的做法,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林诗雅微微一笑,“我只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技艺的魅力……”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望向远方,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这条路,或许很漫长,很艰辛,但我会一直走下去……”

突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喧闹的集市渐渐安静下来,空气中弥漫着木屑、泥土和颜料混合的独特气味。

林诗雅环顾四周,原本空旷的摊位前此刻挤满了人,人们兴致勃勃地尝试着各种传统技艺。

一位年轻的姑娘笨拙地学习捏泥人,虽然成品歪歪扭扭,但她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一位老伯在工匠的指导下,雕刻出一只小巧的木兔,虽然手法略显生硬,但

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如同跳跃的音符,在林诗雅耳边回荡。

她能感受到指尖残留的泥土的细腻触感,闻到空气中飘散的墨香,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的热情,听到他们对传统技艺的赞叹。

“林大人,您真是有办法!我做了这么多年的木工,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对传统手艺感兴趣!”一位老工匠激动地握着林诗雅的手,粗糙的手掌传递着他的感激之情。

“林大人,我能不能拜您为师,学习这门精湛的技艺?”一个年轻人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语气诚恳。

“林大人……”

林诗雅被热情的观众包围着,他们的赞美和求教如潮水般涌来,让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她知道,今晚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传统技艺的复兴之路还很漫长,但她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她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微凉的夜风拂过脸颊,心中升起一股豪迈之情。

她握紧拳头,目光坚定,仿佛一位即将踏上征程的勇士。

“李嬷嬷,明日将今晚所有的成果整理好,我要带去***门。”

李嬷嬷神色一凛:“大人,您这是……”

“有些事情,不做,永远都不会改变……” 林诗雅的语气带着一丝决绝,她的目光望向皇宫的方向,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突然,一个黑影从人群中一闪而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